
本報訊(記者范躍紅?通訊員張永睿)今年4月24日,由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檢察院自行開發的“示證一體化系統”亮相首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該系統將公訴人審查證據和制作出庭材料的工作合二為一,打通了從審查起訴到出庭公訴的“最后一公里”,得到了業內人士的點贊。這個系統的開發者便是杭州市西湖區檢察院公訴科的姜琪。
姜琪本科畢業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名副其實的“雙料人才”,從2012年考入檢察院后姜琪就始終沒停下“技術+法律”的探尋步伐。
“請看大屏幕,公訴人將以多媒體示證的方式舉證……”在法庭上,姜琪輕點鼠標,各種文字、圖片、視頻等證據材料在大屏幕上一一展示出來,這是姜琪前兩年辦理的一起“零口供”販毒案,他一直認為這種直觀的舉證方式對于指控犯罪十分有力。為了讓證據更直觀,姜琪特意將案發當晚被告人使用的手機活動軌跡,根據時間在地圖上一一標注,并將證人使用的手機軌跡一一標注。如此鐵證在法庭上展示后,被告人當庭認罪。
不僅是多媒體示證,姜琪做出來的PPT也被公認為全院“最形象、最直觀、最好看”,當然也更具說服力。在他的帶動下,該院公訴科應用多媒體示證蔚然成風。在此基礎上,姜琪不斷升級,最終研發了“示證一體化系統”,相關技術在浙江省檢察機關內首屈一指。
除此之外,電子數據恢復也是姜琪的強項。前不久,他辦理的一起偽基站案件中,姜琪在審查時發現犯罪嫌疑人被抓獲前對計算機硬盤數據進行了刪除,在如此關鍵的時刻去刪除數據,犯罪嫌疑人到底是想掩蓋什么?于是,姜琪聯合技術部門對硬盤進行數據恢復和勘驗,查明計算機中曾有大量涉案的垃圾廣告短信。他進一步調取了犯罪嫌疑人出行記錄和住宿記錄等證據,從而形成完整的證據鏈,依法對此案以涉嫌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罪提起公訴,被告人在鐵證面前當庭認罪。
除了辦案,在檢察機關各項業務應用軟件開發中也少不了姜琪的身影。2016年9月,全國人大授權包括杭州在內的18個城市開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相應地統一業務辦案系統也需要修改,包括各類法律文書以及權限等都需要重新配置,姜琪被最高檢抽調進京,參與開發、測試統一業務應用系統中的認罪認罰模塊,圓滿完成了任務,受到了最高檢公訴廳的表揚。
在西湖區檢察院,所有開發、應用的諸如“遠程提審遠程出庭遠程送達一條網線”(簡稱“三遠一網)辦案系統、“智能語音識別系統”“審查示證一體化”系統等,姜琪都是開發者、應用者、推廣者。技術的應用使該院公訴部門辦案如虎添翼:2017年,該院公訴科在人員未增的情況下,受理審查各類刑事案件1287件1855人,同比增長三成,結案率為96.4%,全年沒有一起案件被法院判決無罪,無一起案件引起重大涉檢信訪。
“辦案時間要大大縮短,辦案質量要大大提升,公訴工作將更加智慧,這一切都離不開技術,離不開應用,我將加倍努力!”今年才34歲頭發就顯花白的姜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