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百姓維權的最后一道‘司法防線’,民行檢察,就是為民而行!边@是重慶市檢察院第二分院檢察五部檢察官王長江寫在工作筆記扉頁上的一句話,也是他的座右銘。
走近王長江,會感受到這句話真切而鮮活。
從“新兵”到“標兵”
2006年,24歲的王長江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后,考進重慶市檢察院第二分院,從事民事行政檢察工作。
邁出象牙塔,跨入檢察門。民行工作所涉及法律法規之多、知識面之廣、群眾訴求之復雜,讓王長江有些始料未及。
“大學書本上的知識遠不能滿足工作需要,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個勁兒地學,惡補相關法律知識,向處室前輩取經求教!蓖蹰L江回憶。
一開始,身為處室內勤的他,經常撰寫案件研究記錄。這個工作需要準確記錄全案案情、承辦人觀點、參與人分歧意見、適用法律條款等,看似機械性、重復性的事情,王長江卻絲毫不感到枯燥,反而把每次撰寫案件研究記錄都當作提升自己的機會,仔細聽、認真記、用心悟,做個有心人?俊翱础眲e人如何想問題、辦案子,王長江在短時間內就全面熟悉了民行工作。
日常工作中,王長江不斷鉆研民行檢察業務理論,隨時關注新出臺的法律、法規以及重要司法解釋,通過在學習中辦案,在辦案中學習,他陸續考取了司法考試A證、法律碩士學位證書。他撰寫的多篇案例分析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例選》,并在《天津法學》《巴渝法學論叢》等省級以上刊物及學術會議上發表調研文章10余篇。
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2014年11月,在首屆全國檢察機關民行檢察業務競賽中,王長江以總分第二名的成績榮獲“全國民事行政檢察業務標兵”稱號,并獲得“綜合業務知識優勝獎”“優秀文書制作獎”。同年12月,他又入選全國檢察機關民事行政檢察人才庫。從“新兵”到“標兵”,王長江這12年一路走來,每一步都邁的堅實。
辦案質量就是生命線
“我從外地打工剛回來,發現自己的房子被前夫賣掉,現在無家可歸……”2013年3月的一天,王長江接待了神情憔悴、一臉無助的農村婦女黃某某,耐心聽她哭訴著。
2002年4月,黃某某與前夫易某離婚后,房屋歸其所有。外出打工前,她便將女兒交前夫照管,并將房屋留給他居住。2010年3月,黃某某從外地回家時,竟然發現房子住著陌生人,自己反而進不了家門。原來,早在四年前,該房屋就被其前夫賣給了周某。2011年3月,黃某某向萬州區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法院一審判決,《房屋買賣合同》無效,將房屋返還給黃某某。周某上訴后,二審法院審理后則認為,應當認定周某購買的本案房屋構成善意取得,黃某某要求周某返還房屋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于是,判決駁回黃某某的訴訟請求。
經申請再審未果,黃某某向檢察機關申請監督。
“同情歸同情,事實的認定必須要有證據作支撐!蓖蹰L江一頭扎進案卷里,反復審閱案件材料,還多次到涉案鄉鎮實地了解情況。經查,本案房屋確系易某在未取得黃某某同意的情況下非法出售給周某。
此外,王長江還發現了一個更為關鍵的事實:周某為城鎮戶籍,按照法律規定是不能購買農村住宅的,且購房后一直未進行登記!八,周某的購房行為并非‘善意取得’”,王長江心里有了數。最終,經該院提請市檢察院抗訴后,重慶市高級法院再審判決,爭議房屋歸黃某某所有,并責令侵權人返還。
從檢12年,一直沒挪過窩的“小王”成了“老民行”。王長江所辦理的抗訴案件經法院再審77件,改判75件,改判率97.3%;提出行政執法檢察建議2件,均被采納。
“案件質量就是生命線!鞭k案過程中,王長江始終嚴把證據審核關、事實認定關、法律適用關和文書說理關,力爭把每一起案件辦準辦好、做精做優。
民行案子沒有“小案”
“群眾利益無小事。民行案子再小都是‘大案’!蓖蹰L江說,老百姓要的就是一個理,這個理就是公平正義。
提起前幾年辦理的一起案件,他還記憶猶新。
果農申某先后兩次在個體經銷商秦某處購買了某公司生產的“美果佬”肥料。但使用后卻發現,近5000棵夏橙出現嚴重減產,損失逾20余萬元。申某遂以產品質量損害賠償糾紛為由對秦某和某公司提起民事訴訟。
經查,“美果佬”肥料外包裝袋上標明的適用范圍為臍橙、柑橘、荔枝等果樹類和番茄、黃瓜等瓜果類作物,但在國家有關網上登記證公告上卻載明:該肥料適用僅為瓜果類作物。經鑒定,“美果佬”肥料不是保果藥,對柑橘樹的保果效果非常有限,只不過沒有負面影響。法院審理認為,雖然某公司生產的“美果佬”肥料存在擅自修改標簽內容和夸大宣傳的行為,但不能證明該肥料與果樹減產有直接因果關系,遂對申某的賠償請求不予支持。申某上訴后,二審維持原判。
受理申訴后,細心的王長江卻發現,“美果佬”肥料外包裝袋上將根本不存在的;、保果功能列為其首要功能,并列在第一、二位,足以使人誤認為該肥料對;ū9邆淞己玫闹苯有Ч,不再采取其他;ū9胧┒鴮е聹p產。據此,某公司對該肥料的虛假宣傳與申某的柑橘減產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謝謝王檢察官還了我一個公道。奔波了兩年多,終于可以安心搞生產了!苯浂衷禾嵴堉貞c市檢察院抗訴后,申某領到了16萬余元的賠償款。領到賠償款第一時間,申某特地給王長江打來電話道謝。
該案的辦理有效維護了果農的合法權益,為地方特色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也因此入選了《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例選》。
參加工作以來,王長江共辦理民行申請監督案件820余件,挽回各類經濟損失1200余萬元;被重慶市委、重慶市政府評為重慶市第五屆先進工作者,被重慶市檢察院記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1次,并被授予重慶市檢察機關“青年衛士”稱號。
“這次內設機構改革,我還選擇‘老本行’,繼續種好民行這塊田,育出公平正義果!蓖蹰L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