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檢察制服的顏色從豆綠色變成檢察藍,但我的心一直未曾改變。曾想做一抹最純粹的綠,為公平正義奉獻自己的青春,而后追求最深邃無私的藍,心中涌動的仍是立檢為公、司法為民的情懷!睂懴逻@段感悟的前幾天,湖北省鄂州市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第一檢察部負責人李曉寶作為專案組副組長,和公訴團隊一起出庭公訴了一件涉黑大案。今年5月,在這起當地建市以來被告人數量最多的涉黑案件庭審中,李曉寶與同事們精準有力地指控了周某等38人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12項罪名,38名被告人全部當庭悔罪悔過。
作為鄂州市沙窩鄉走出來的第一位法律碩士,李曉寶始終不忘農家女兒的初心——用公平正義回報社會。從檢26年來,她辦理了700余件普通刑事案件和職務犯罪案件,把近千名犯罪嫌疑人送上法庭,并做到不枉不縱、防錯防漏,先后獲得了“全國優秀公訴人”、湖北省“十大法治人物”、“全國模范檢察官”等榮譽稱號。
“豆綠色”歲月:寶劍鋒從磨礪出
1986年,14歲的李曉寶,每月背著20斤大米和一罐自制的酸腌菜,走20多里山路,拼過高考獨木橋,成為全村第一個大學生。畢業后,李曉寶被分配到基層檢察院,成為一名檢察官。
李曉寶很懷念上世紀90年代,在基層檢察院反貪局工作的那段歲月。當年交通、通訊都不發達,外出調查基本靠走。如果要去鄂州最遠的鄉鎮辦案,天蒙蒙亮就得起床,坐早班車到70多公里外的鎮上已近中午,再徒步走到村子里,早已過了午飯時間……
“那時筆錄都是手寫,腰間的BP機、街頭的公用電話是大家主要的聯系方式!崩顣詫毣貞浾f,部門十幾個人擠在一間大辦公室內,夏天沒空調,就靠兩臺大吊扇。但大家都很敬業,加班是常態,有的同事十幾天都沒回家,只為案件能有突破。多年以后,李曉寶辦理一宗特大跨國販毒集團案件時,連續提審30余人,在看守所里度過了春節。
“那時,辦案還是由‘供’到‘證’的模式!崩顣詫氄f,自己雖是單位里的第一個法學專業大學生,但作為新人,她最佩服一位老同志訊問犯罪嫌疑人的能力,案子到他手中,再強硬的犯罪嫌疑人都能開口。幫這位老同志做筆錄時,李曉寶學到了很多。
1997年,李曉寶來到起訴科,與公訴工作結緣。不久,她接到一件“小”案子:收廢品為生的兩兄弟,因涉嫌收購贓物被移送審查起訴!斑@兩人平時名聲就不好,經!樖譅垦颉,有人提醒李曉寶,如果沒什么大問題就訴出去。
初出茅廬的李曉寶還是嚴格按程序進行了提審,最終提出了存疑不起訴的審查意見。兄弟倆被無罪釋放后感激涕零:“要不是你主持公道,我們有一百張嘴也說不清……”
這件事,讓李曉寶更深刻地懂得了職業的價值,也更明白了“公平正義”的分量。
披上檢察藍:訴訟模式雖變,使命如一
進入2000年,豆綠色檢察服退出歷史舞臺,李曉寶和同事們一起披上了“檢察藍”。在她眼中,這些年刑事訴訟模式經歷了“糾問式”到“控辯式”的重大轉變,卷宗移送制度幾經變遷,公訴人的職責內容也隨著時代而變化,但維護公平正義的使命始終未曾改變。
“她總能快速、精準地抓到案子的關鍵點!倍踔菔袡z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高鈴告訴記者,自己剛參加工作時跟李曉寶去提審,她總能一針見血地問到關鍵的細節,甚至清楚地知道犯罪嫌疑人不認罪的原因,有時“問著問著就把對方問哭了”。
鄂州市檢察院檢察官助理李娟還記得,一次團伙案件庭審中,有一名被告人態度很強硬,李曉寶從對方的家庭背景談起,話語里柔中帶剛,最終說得他淚流滿面,低頭認罪。
2004年,鄂州市一名“黑老大”被人砍死。表面上看,是“黑老二”雇兇殺人,13名犯罪嫌疑人被移送審查起訴。卷宗里證據確鑿、口供詳實,提審中,“黑老二”也一口咬定“一人做事一人當”,至此似乎已能結案。然而,李曉寶仍從蛛絲馬跡中,察覺到有“漏網之魚”。李曉寶先后5次重點提審,耐心說服主要犯罪嫌疑人,問出的結果卻令她大吃一驚——曾和她在基層檢察院共事多年的司機洪某參與策劃了此案。
“或許有人覺得這個案子‘手一松’就過去了,但檢察官的職責不允許我這樣做!崩顣詫氄J為,如果對“自己人”網開一面,還有什么公平正義可言。
在檢察長的支持下,李曉寶建議公安機關對包括洪某在內的4名漏犯予以立案。最終,洪某被判處無期徒刑。
過硬本領的背后是她對學習近乎瘋狂的堅持。
“她從未放松學習!弊尪踔菔袡z察院檢察官助理高劼瑋印象很深的是,2016年,生下二孩的李曉寶在休產假期間,還跟她探討一項剛剛出臺的法律政策,并常在微信群中分享法學前沿研究和案例分析文章。
2000年,在湖北省首屆優秀公訴人大賽中,李曉寶被評為全省優秀公訴人。2006年,她代表湖北參加了全國優秀公訴人大賽,一路過關斬將沖進決賽,最終榮獲“全國優秀公訴人”稱號。她辦的案子多次獲評省市“精品案例”“全國百優訴訟監督案件”,十多年前她辦理的鄂州市首例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一直被作為當地檢察機關辦理此類案件的指導性案例。
2018年6月,鄂州市鄂城區檢察院對熊才祥等31人涉黑案提起公訴。作為市檢察院督辦指導組成員的李曉寶了解到,公訴團隊打算在庭上讓一名檢察官訊問多個被告人,便建議改成每位檢察官按各人分工審查犯罪事實,分案由訊問,這樣每名被告人要面對好幾位檢察官的訊問。
“庭上訊問是我們作為公訴檢察官的重要職能!崩顣詫氄J為,公訴人在法庭上應牢牢掌握訊問的主動權,她的這些建議都被公訴團隊采用!八陉P鍵時刻對訊問方式,尤其是如何讓更多被告人當庭認罪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指導意見!倍醭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負責人周靖清告訴記者。
進入新時代:追求正義的更多涵義
“20年前,38名涉黑被告人尚是青少年,當他們決定創建或加入這個組織,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時,就已經注定了淪為階下囚的結局……留給自己的是悔恨,留給家人的是等待。希望他們能正視自己所犯罪行、真誠悔罪,并從中吸取教訓、接受改造、重新做人!痹诶顣詫毸鶎懙闹苣成婧趫F伙案的公訴意見書中,除了對犯罪行為的痛恨與指控,還有對失足青少年的痛心疾首,祈盼他們走上正路、創造美好生活的那份濃濃的責任感。
在李曉寶看來,隨著法治文明的不斷發展,伴隨著捕訴一體、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等各項改革,人民群眾對于公平正義有了更多期待,“正義”被賦予了人性、善意等更多涵義,她覺得自己也從追求愛憎分明、快意指控,向注重懲惡揚善、案后尚法轉變。
辦理周某涉黑團伙案時,恰逢修改后刑事訴訟法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作出規定!耙婚_始很多犯罪嫌疑人都持懷疑態度!崩顣詫毟嬖V記者,為打消他們的思想顧慮,她和同事們在準確把握“認罪”“認罰”“從寬”內涵的基礎上,對犯罪嫌疑人做了大量釋法說理工作,并確保值班律師到位履職。在庭審前,全案38名被告人中,有34人自愿簽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庭審結束前,38人全部悔罪悔過,數名被告人聲淚俱下。
“這項制度的前提是認罪認罰,精髓在于‘從寬’!痹诶顣詫毧磥,準確把握和實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有助于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也體現了新時代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責任與擔當。
“他們也有親人,其家庭也是社會的一部分!崩顣詫氄J為,這項制度給了被告人早日回歸社會的機會,不能因為對他們作惡的痛恨或者對其犯罪行為的不齒,而影響到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的希望。
常懷美好愿望的李曉寶,也一直將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曾有一名故意傷害案犯罪嫌疑人的妻子,因萬念俱灰出家,將幼小的女兒留給了高齡的爺爺奶奶。李曉寶和幾位女檢察官十分同情,每年驅車百里前往其家中看望,并資助孩子上學直至初中畢業。得知孩子母親的下落后,她又和同事們先后4次前去勸說,這位母親終于還俗歸家,母女團圓。
“很多犯罪行為背后有一定的社會原因,辦案時要考慮社會效果,讓社會多些溫暖”,李曉寶覺得,公訴工作絕不僅僅要懲罰犯罪分子,更要以良好的司法辦案效果,努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