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前,她熟讀法學經典,心懷對法律的忠誠與敬畏,帶著“我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法律人?”的人生思考,走出北大法學院,來到了海淀檢察院這個“一線法學院”。
五年間,她在實踐中磨礪自我,更加堅定了對法治的信仰,緊抓檢察機關專業化建設的契機,褪下初到海檢時的懵懂與稚氣,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職務犯罪檢察干警。
肯鉆研 直面司法的“難”度
檢察機關如何用好法律之“劍”,破解案件疑難,是孔涵長期探索與思考的一個課題。
刑法中有469個罪名,與職務犯罪有關的也有100個。罪名林林總總,案件千頭萬緒。在一起職務犯罪案件中,由于涉案金額巨大且案情復雜、辯解繁多,孔涵在充分了解案情后,主動聯系多名關鍵證人,自行補充調取多份證人證言,從證言矛盾中發現支持犯罪嫌疑人辯解的關鍵證據可能系偽造。經過痕跡鑒定,最終認定該份關鍵證據確系偽造,從而排除合理懷疑,順利提起訴訟并獲得法院判決,犯罪分子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偽造證據的犯罪分子也被依法追訴。
正是憑著這樣一股對案件肯鉆研的勁頭兒,孔涵逐漸從一名法學生慢慢成長為了北京市職務犯罪檢察業務能手,也開始承擔更多疑難復雜的案件,參與并出色完成了省部級職務犯罪案件的審查工作。
孔涵說:“案件就是法治產品,檢察機關嚴密審查案件,有效指控犯罪,就是在打造良好的法治產品,就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實際行動!
重擔當 拓展司法的“深”度
事故案件的發生看似偶然,其實是各種因素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
每起案件背后都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相關單位(部門、行業)存在的傾向性問題和管理漏洞。例如在職務犯罪案件,工程領域貪腐可能影響工程質量,進而影響公共安全;瀆職案件中,國有資產的流失不僅僅是國家資財的損失,更會造成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一些受賄案件中,個別人的行受賄行為可能破壞一個行業的良性有序競爭,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孔涵曾經辦理過的涉稅系列案件便是如此。在房價觸動每個人神經的時候,房屋買賣中介的行受賄行為影響的是整個交易環境,最終影響的便是每一個想在北京有安居之所的老百姓。
“在案件辦結后,我們及時移送了公益訴訟線索,為凈化房地產交易環境、加強有關行業監管貢獻一份檢察力量!笨缀钠疬@件案子時臉上難掩驕傲之色。在辦案之余,孔涵向《檢察日報》投稿了職務犯罪招投標領域的典型案件,并且參與了類案證據標準和北京市職務犯罪典型案例的撰寫,將此領域共性的、全局性的問題“串聯”思考,舉一反三,有效延伸了辦案深度。
“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司法機關和行政執法部門的重大政治任務和共同責任。檢察機關在辦案中對個案問題進行統計、對比、分析,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才能真正拓展檢察機關辦案的深度。
系民心 彰顯司法的“溫”度
法律是有溫度的,要靠司法者和司法的過程去體現。
某位檢察官曾和孔涵說,“我們辦的不僅僅是案子,更是別人的人生!笨缀恢睂⑦@句話記著,甚至將這句話寫在了工作筆記的扉頁時刻提醒著自己。
“曾經我也辦理過一個案子,當時有點猶豫,但現在回頭看,我做出的是最正確的選擇!
這個案件里,在犯罪嫌疑人被羈押期間,家屬身患絕癥,兩個孩子一病一幼,公司無人管理,家人無人照顧,但其已經退繳了全部贓款并且認罪態度很好?缀私馇闆r后,認真分析該案案情。在向檢察官提出變更強制措施的建議時,孔涵足足寫了一份千字附件,詳細向檢察官分析變更強制措施能夠更好地讓犯罪嫌疑人能夠重新承擔起對家庭、企業和社會的責任,可能更有利于他改過自新。案件的最后,由于犯罪嫌疑人認罪態度好且彌補所有損失,綜合考慮其他情節,最終法院對其判處緩刑,其家屬也向海淀檢察院送來了錦旗。
五年來,她在一件一件案件中琢磨,在一件一件案件中成長,在情理法交織的情形里逐漸找到平衡。正是因為對案件的用心,五年間她獲得了多次嘉獎,榮立了個人三等功,在對別人的人生負責時,也逐漸豐滿著自己的公訴人生。
當問及孔涵“經過五年基層案件辦理,是否還會如此耐心細致對待每一個案子”的時候,她很堅定地說:“每一個案子都事關社會公平正義,我們都必須辦好,更好地實現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統一!
守初心 保持司法的“熱”度
五年的時間并不長,但也不短,它實實在在地見證著孔涵的成長。有時候她和同事們也開玩笑會說起,大家就像案件處理流水線,案子一個接著一個,我們還是那個我們。但她明白,就像人不會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她也早已經不再是剛入職時滿臉無知的樣子,而是成長為海淀院的有為青年。
成長不是案件系統里的預警驚嘆號,它不會突然地提醒你,卻慢慢的沉淀在眼神里。盡管有時候身體疲憊,但好像對待案件的熱度并沒有減少,解決了疑難問題仍然會激動,看到新類型的案件仍然會興奮,論證出法律意見會覺得暢快淋漓,作出每一個決定仍然慎之又慎。
孔涵說,她不知道未來還有多遠,但只知道路在腳下,今后的路還很長,要認真對待,就要守住初心,保持熱情,用法律初心去守住內心的熱度,用自身行動去延續司法的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