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工匠精神”辦案
——記北京市檢察院第二分院檢察官王晉
干練、靚麗是北京市檢察院第二分院檢察官王晉給人的第一印象。從檢22年,8次被嘉獎、3次榮立個人三等功,2018年獲評北京市檢察機關刑事審判監督“業務標兵”、2019年度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檢察官……榮譽的背后,是她嚴謹認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在辦理一起毒品犯罪案中,駕駛員董某共同運毒證據薄弱,王晉數次聯系緝毒警交流案情,與民警面對面溝通,共同研究補證策略,督促偵查人員按照補證提綱盡快開展補偵,夯實案件證據基礎。最終,辦案組認定董某與乘車人祁某共同運輸毒品的犯罪行為,并依法對其提起公訴。隨后,王晉又仔細分析證據,判斷董某還涉嫌販毒行為。經多方聯系調取證據,補充起訴其販賣毒品的犯罪事實。
對案件精打細磨,勢必要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每當遇到疑難復雜的詐騙案,王晉就會帶著辦案組人員,理清相關人員的銀行賬目、通話記錄,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為精準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王晉不僅數次到看守所提訊犯罪嫌疑人,而且與被害人及家屬、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等多方溝通。在王晉團隊中,“把每一起案件辦成鐵案”化作了對案卷反復審閱、對報告一遍遍地修改、對嫌疑人的數次訊問,以及法庭上有理有力有節的論辯。
在辦理楊某等人系列詐騙案過程中,涉案金額數千萬元,43名嫌疑人多為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而463名被害人則多為白發蒼蒼的老年人。該如何幫助涉案的年輕人和老年人,依法打擊犯罪、保護公民合法權益呢?
一方面因人施策,王晉對嫌疑人逐一開展教育轉化,向他們講解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并對14名罪行較輕的嫌疑人作相對不起訴處理,幫助他們盡早回歸正途。另一方面,對老年被害人群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傾聽訴求、安撫情緒,釋法說理。經過不懈努力,終將在逃主犯抓捕到案,追訴三起犯罪事實,追贓挽損數百萬元。最終,該案宣判后,無一人上訴、申訴、上訪,實現了案結事了、“三效合一”。
進入王晉的辦公室,可謂“未見其人,先見其書”——各類案件辦理指南、工具書、法學書籍非常豐富。她把所有書籍裝箱編號并拍照,作為書目便于查閱,滿滿當當的紙箱摞成了一道“書墻”。除了大量書籍,王晉還習慣隨身攜帶筆記本。在研討案件時,王晉總會隨手記下大家的觀點。她還習慣把日常實踐的點滴心得及時記下來,40余冊辦案筆記記載了她20多年工作與學習的足跡。
作為第一檢察部的檢察官,王晉有法庭上慷慨激昂據理力爭的“高光時刻”,也有在辦公室掩卷苦思的晝夜難眠,有奔波于各看守所提訊嫌疑人的辛勞,也有辦案背后承載的壓力。但是,她始終以客觀公正的立場審查分析案件,以理性平和的態度回應被害人及相關人員訴求。她依法履行國家公訴人的職責,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堅守,塑造著新時代優秀檢察官的形象。
。ū緢笸ㄓ崋T王路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