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覺得不公平的事,即使事情不大,我們也要把小事當大事辦,通過化解一個個矛盾,換來百姓舒心、社會安寧!眱让晒抛灾螀^包頭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劉斌,是一名從事民行檢察工作29年的“老民行”。在他看來,民行檢察是檢察機關與老百姓溝通最密切的部門。面對群眾訴求不能只是照搬“硬邦邦”的法律條文,更應該把事辦到老百姓心坎里。
頑強生長
1986年大學畢業后,劉斌被分到包頭市檢察院工作。1991年,包頭市檢察院組建民事行政檢察部門,考慮劉斌是科班出身,而民事行政檢察又是新領域新業務,當時的院領導將劉斌從審查批捕處調到民事行政檢察處。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民事行政檢察工作剛剛起步,沒有規范性文件和規章制度可循,與有關部門和單位的關系也沒有完全理順,有些單位甚至不知道檢察機關民行檢察部門是干啥的,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劉斌說,當時民行檢察部門仿佛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在檢察大花園的邊緣頑強地生長著。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辦理一起合伙糾紛申請監督案,調閱一、二、再審審判卷宗,前后跑了14趟,才將案卷調齊。按照當時法院的規定,不讓將案卷調出,也沒有復印設備,只能在法院的檔案室查閱、摘抄!眲⒈蠡貞浀,2001年,雖然《民事行政檢察不提請抗訴決定書》有了統一的格式和范本,但因沒有法律的明確規定和司法解釋規定,檢察機關針對民事案件提出抗訴和檢察建議想要得到重視,困難重重。
“再困難也不能讓老百姓寒心!眲⒈蠛屯聜円揽奎h委、人大和上級檢察院的指導和支持,一次次上報,一次次協調,終于打開了民行檢察工作的局面,在包頭地區率先規范了民行檢察工作相關辦案流程和文書格式內容,并受自治區檢察院指派,先后完成了《民事行政檢察辦案工作細則》《民事行政檢察息訴工作辦法》等規范性文件的制訂和起草工作,《民事行政檢察辦案工作指引》等許多規章制度和辦法,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和自治區檢察院轉發,在全區民事行政檢察系統產生了一定影響。
29年的民行檢察工作中,劉斌先后被榮記個人一、二、三等功,被評為“全國檢察理論研究人才”和“內蒙古自治區檢察業務專家”。所負責的民事行政檢察處被榮記集體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他也成了包頭檢察機關民行檢察部門的“明星”檢察官。
勇氣&底氣
2019年底,一起包頭市兩級檢察院合力監督為企業挽回71萬余元的報道被報紙、雜志、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專題報道,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劉斌向記者講述了這起案件的辦案過程——
內蒙古某置業公司與西安某科技公司曾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將由其開發的包頭金融文化中心消防工程發包給西安某科技公司承建。2013年3月1日,黃某民偽造江蘇某建設工程公司的公章與西安某科技公司簽訂了勞務分包合同,分包了前述工程項目的勞務部分。
得到施工項目后,黃某民于2014年4月至2014年8月期間,雇用胡某某、劉某某等26人為該工程提供建筑安裝勞務。案發時,黃某民尚欠胡某某、劉某某等26人工資、誤工費712294元。胡某某、劉某某等26人訴至法院,請求西安某科技公司、內蒙古某置業公司、黃某民、江蘇某建設工程公司給付工資及誤工費。
包頭市昆都侖區法院經審理,分別作出了26份判決書,判決:黃某民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5日內向胡某某、劉某某等26人支付勞務費712294元;江蘇某建設工程公司對上述欠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西安某科技公司在欠付工程款范圍內承擔清償責任。
宣判后,江蘇某建設工程公司不服提出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包頭市中級法院以江蘇某建設工程公司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裁定上述26件案件按撤訴處理。再審被駁回后,江蘇某建設工程公司向檢察機關申請監督。
“圍繞一、二審法院審判程序是否違法,江蘇某建設工程公司應否承擔民事責任等問題,我們依法調閱原審案卷;前往西安、江蘇等地的公安機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等進行調查取證,并對有關證人進行了詢問,查實本案送達存在違法,認定江蘇某建設工程公司承擔責任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眲⒈蠼榻B,針對包頭市中級法院違法送達的問題,包頭市檢察院以審判程序違法向包頭市中級法院提出檢察建議,同時向包頭市中級法院提岀抗訴。
2019年8月27日,經包頭市中級法院指令包頭市昆都侖區法院再審后,最終作出黃某民于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向胡某某、劉某某等26人支付所欠勞務費712294元;西安某科技公司對上述借款承擔連帶給付責任的改判決定。
在劉斌看來,想要做好民行檢察工作,不僅要有啃“硬骨頭”的勇氣,還要有熟知業務的底氣!懊裥袡z察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規浩如煙海、需要調整的法律關系紛繁復雜。在辦案中將案件涉及的法律關系疏理得頭頭是道,就要做到常用法律條款悉數掌握,引用法律條文不翻書,不常用法律條文翻書即能查到出處的功夫!眲⒈笳f。
29年里,劉斌辦理的多起案件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民事行政檢察示范案例,有些案件入選最高檢民事行政抗訴案例選編。其中辦理的裴某某與包商銀行沙河支行借款合同糾紛民事執行檢察建議案,被評為全國民事行政檢察工作30周年100件經典案例,也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獲評的經典案例。
終身職業
劉斌常說,法治社會的大廈就是靠無數一磚、一石、一瓦構建起來的,為了把自己所辦的任何一件案子變成這一磚、一石、一瓦,劉斌時常提醒自己,要時時處處依法辦事,從小處著眼,從小事做起,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力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2012年12月,固陽縣的100多位務工人員來到包頭市檢察院反映問題。在接待中,劉斌得知他們已準備到自治區上訪。面對情緒激動的農民工,劉斌感到此案關系重大,處理不好將會影響社會穩定。劉斌認真傾聽了當事人的陳述,又通過耐心的思想工作,最終打消了他們上訪的念頭。
之后,劉斌將此案向市檢察院領導和市人大、市信訪辦作了匯報,并與固陽縣有關部門取得聯系,依法快速辦理此案。為盡快審結,劉斌帶領辦案人員深入鄉鎮、村里和工地調查取證,經調查發現:固陽縣某建筑公司及開發商長期拖欠務工人員工資,導致務工人員生活困難,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工作不力,致使勞動報酬遲遲得不到解決。
“我一方面積極做這100多人的工作,說服他們盡快向有關部門主張權利,同時通過勞動監察大隊向法院申請執行。案件很快得到解決,這些務工人員拿到了30多萬的薪酬。包頭市人大和固陽縣政府對檢察院的工作給予了肯定,我也從那些務工人員眼中看到了他們重拾的對法律的信任!眲⒈笳f,只有把事辦到老百姓心坎里,才能把矛盾化解在基層,這也是民行監督工作的責任和使命。
走過34個春夏秋冬的檢察生涯,劉斌已將檢察工作,特別是民事行政檢察工作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厥29年的民行工作,劉斌深有感觸地說,作為一名民行監督檢察官,要以工匠精神履職盡責,既要義正詞嚴講清“法理”,又要循循善誘講明“事理”,還要感同身受講透“情理”,才能真正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ū緢笥浾呱蜢o芳?通訊員高順華?劉夢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