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兵,男,1988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2017年3月參加檢察工作,現任萍鄉市湘東區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檢察官助理。
陳兵同志從檢四年來,信念堅定、愛崗敬業,用無悔的青春歲月和滿腔的工作熱情投入到摯愛的檢察事業中。他用真誠的心傾聽群眾訴求,用敏銳的眼光捕捉案件疑點,用一言一行做好公益的守護者。一直堅守在辦案一線的他很快從檢察新兵成長為勇挑重擔的檢察官助理,曾兩次承擔江西省檢察理論研究課題并順利結業,獲得全市調研骨干、調研成果二等獎、紅色家書誦讀三等獎、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學習標兵等多項榮譽稱號。
腳踏實地,點滴累積展風采
陳兵作為一名理科本科生,對法律的熱愛與執著讓他跨專業考研成功并順利通過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2017年初來檢察院工作的他被分在公訴科,在公訴崗位的短短3個多月里,他虛心學習、求真務實、盡職盡責,從裝訂好每一本案卷、統計好每一個數字、寫好每一份材料的內勤工作開始做起,勤學苦練,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能。期間,刑事執行崗位的干警因休產假,無法開展工作,陳兵便主動向領導提出攬下“業務”,嚴把辦案質量關,認真辦理好每一件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7月,隨著公益訴訟檢察在全國全面推開,陳兵調入民行科(現第二檢察部)工作。第二檢察部涵蓋了三大檢察業務,涉及面廣,內容龐雜。如何做好工作,陳兵說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
公益訴訟作為一項新的檢察職能,他在不斷的思考與探索著,從摸著石頭過河到現在創新性地開展工作,在這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辦理民行檢察案件30余件,公益訴訟案件150余件,撰寫了大量信息稿件,承擔2項省級課題并在省級期刊發表論文2篇,負責擬定與上栗、瀏陽、醴陵四地檢察機關會簽的《關于加強生態檢察區域協作的意見》。在辦案中他廢寢忘食,全身心投入案件審查,堅持高標準要求,自我加壓,學以致用,不放過每一個細微之處,一步一個腳印,化解矛盾,逐步積累了辦案經驗,贏得了大家的贊譽。
公益無小事,守護美好湘東
2018年,陳兵接到群眾反映位于湘東區荷堯鎮某水庫長期遭受生活垃圾污染的線索后,火速趕往現場,多次冒雨走訪周邊及上游老鄉家中,了解情況,傾聽他們的意見,當他得知水庫的生活垃圾主要來源于上游上栗縣某鄉,因是跨流域污染,兩地鄉(鎮)政府存在畏難情緒,致使這一污染問題多年未得到有效解決,他便來到兩地政府耐心地和他們普及相關法律知識和公益訴訟檢察新職能,當起普法“小喇叭”。功夫不負有心人,兩鄉(鎮)政府迅速行動,清理陳年垃圾210噸,并形成了長效機制,如今的水庫已經恢復了一片生機勃勃、山清水秀的景象,檢察監督獲得兩縣區村民點贊,取得了雙贏共贏多贏的效果,群眾專門送來“公益訴訟為百姓、青山綠水美家園”錦旗表示感謝,正義網、江西政法網、《新法制報》等多家媒體先后報道,達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他在辦理萍鄉市某有限公司非法傾倒危險固廢一案中,堅持“一案三查”,一是對構成污染環境犯罪線索及時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提前接入,引導取證;二是對行政機關存在的履職不到位問題進行行政公益訴訟立案,通過制發訴前檢察建議,督促依法行政,杜絕行政不作為,亂作為;三是對損害公益的企業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追究侵權人的責任,對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該案的辦理起到了辦理一件,警示一片、教育和影響社會面的良好效果,并被省級檢察院作為典型案例宣傳。
盡職盡責,彰顯檢察擔當作為
陳兵在工作生活中處處留神留心,當發現有生態環境受到破壞、食品藥品安全遭到威脅、國有財產被侵占等損害公益的情形,他總是沖在最前面,以自己的果敢、細致和耐心,辦好一件件案件,維護司法的權威和公正。
2019年,萍鄉市某煤礦因污染環境問題被立案調查。陳兵前去調查取證,無意識中發現這是一家國有資產轉制后的民營企業,進一步調查了解到,當初出讓價格是2474萬,而受讓方實際上只支付1000多萬,去相關部門核查,事隔多年沒有還款記錄,因為部門人事變動,受讓方一直慶幸欠款再無人提及,1000多萬的國有資產就這樣消失得無聲無息。陳兵了解情況后及時向領導匯報后,在向相關主管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前,受讓方就償還了200萬欠款,并作出還款計劃。該案成功追回國有資產千余萬元,維護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國家利益。
2020年,清明前夕,陳兵在前往東橋鎮青霞山烈士陵園查看烈士墓保護情況時發現,通往烈士陵園水泥路底層土壤有6米左右沉降塌陷區,路面出現明顯裂縫,且未在該塌陷區顯著位置設置警示標志,給瞻仰、悼念烈士的人民群眾安全出行帶來極大隱患。情況緊急,陳兵立即聯系相關職能部門,當場提出口頭檢察建議并設置警示標志。為防止類似情況發生,排除安全隱患,他緊接著向相關部門制發檢察建議,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在人手少、任務重的情況下,陳兵勇于擔當、奮發作為,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知難而上,一往無前。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無論多苦多累,他沒有絲毫的退宿和怨言,不斷挑戰自我,提高自身素能。只要有需要,加班便是家常便飯,協助辦理的案件數排在全院前列。他熱愛自己的工作,始終把群眾利益擺在首位,做好公益的代言人,以滿腔的熱情投入檢察事業,以堅毅的品質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踐行著自己的使命與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