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李琳
“不為名、不為利,大道‘唯益’!苯,在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檢察院召開的品牌創建工作推進會上,該院第四檢察部副主任李琳這樣介紹她和部門同事新創立的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品牌——“唯益”。
從第一次聽聞“公益訴訟檢察”概念到以扎實業績創立品牌工作室,在這條為守護公共利益披荊斬棘的道路上,李琳已風雨兼程七載,先后獲得湖北省檢察機關司法為民“八件實事”個人嘉獎和武漢市“新時代巾幗英雄”等稱號。
職業新賽道
2015年夏,最高人民檢察院授權湖北省作為公益訴訟改革試點地區開展相關探索。彼時,剛剛經歷一場手術的李琳,得知院里要組建公益訴訟試點專班,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
李琳骨子里有股武漢人“不服周”的勁兒,她堅信“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可真的站到了全新職業賽道,即使有7年的民行檢察工作經驗,她仍然感覺到起步有些費勁兒!疤貏e是行政公益訴訟,辨別問題、固定證據、制發檢察建議……每一步都離不開行政法規的支撐。只能靠自學來彌補!闭f起當年瘋狂補習各類執法工作流程和規范性文件時,李琳拿出了幾大本筆記。
在試點期間,通過內部協作與對外摸排,江漢區檢察院搜集到一些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經研判最終立案6件。其中,某藥業公司以虛假買賣合同逃避稅款一案,由李琳主辦。
證據顯示,某藥業公司出售商鋪后買賣雙方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時,所提供的買賣合同成交額不實,相關職能部門未認真履行審核義務,導致該公司與買家均存在少繳稅款情形。
通過分析,李琳鎖定了本案中所涉及的行政職能部門。但相關行政職能部門的職責是什么?工作流程如何?違法行使職權體現在哪里?緊扣上述關鍵點,她和同事堅持外圍證據優先、易滅失證據優先、核心證據優先的取證原則,加大調查取證力度。針對行政職能部門工作人員是否知曉申報計稅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的核心問題,李琳與同事分組發力,對無利害關系人、行政行為流程節點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人分別進行詢問,提取到關鍵的言詞證據。調查結束,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證據,江漢區檢察院向相關行政職能部門發出了訴前檢察建議。
檢察建議發出后,相關行政職能部門并未完全依法履職,致使國家利益仍處于受侵害狀態。對此,該院提起了本院首例行政公益訴訟。
為確保庭審效果,李琳針對相關行政職能部門的答辯進行了充分準備:查閱相關規定強固自身觀點;表格化梳理脈絡便于掌握案情;聚焦爭議點反復論證總結,形成了3萬余字的庭前預案。最終,該案通過訴前行政機關整改挽回國有資產1200余萬元,通過起訴后行政機關整改挽回國有資產近200萬元。
首戰告捷,讓李琳見識到了公益訴訟檢察所蘊含的巨大能量,也讓她和同事更加堅信,公益訴訟檢察是值得奉獻終生、奮斗終生的偉大事業。
“我是武漢伢,保護‘母親河’是我的榮幸”
作為長江邊長大的武漢伢,李琳依稀記得幼年時在江灘看到江豚躍出江面逐浪的歡喜心情!暗S著過度捕撈、污染排放和非法采砂等活動,長江魚類資源明顯衰退,江豚更是難得一見!边z憾之余,她總想著能做點什么。
2018年3月,江漢區檢察院第四檢察部陸續收到刑事檢察部門移送的4起公益訴訟案件線索:2017年至2018年,李某等7人分別駕駛漁船,在長江流域采用電捕撈方式,非法捕撈漁獲物約80公斤。通過對相關證據材料進行研判,李琳和同事認為上述犯罪嫌疑人的行為破壞生態環境、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遂決定立案調查,并發布公告。
然而,要對非法捕撈行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首先要回答損害程度、修復方式、修復費用等專業問題。李琳四處咨詢相關鑒定機構,但得到的反饋要么是不能做鑒定,要么是鑒定費10萬元起步!拌b定費可以由被告方承擔,但如果鑒定費用遠超損害賠償費用,被告方無力支付,這既不符合訴訟經濟原則,也不利于公益訴訟順利開展!睘槠平饨┚,李琳輾轉聯系到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經過檢察官積極爭取,研究所表示,對于公益訴訟檢察委托項目,每案可只收評估費數千元。
一個月后,評估報告出爐。報告顯示,電捕魚產生的擴散電流會導致所觸及的各類水生動物死亡或不育,并造成水環境污染,建議直接放流原種成魚、魚苗修復受損水體。該報告以其權威性和可操作性,被法院采納。
7月盛夏,李琳首次以“長江衛士”的身份出席法庭。起訴詞擲地有聲,4案被告人均當庭認罪悔罪,自愿賠付檢察機關所主張的全部生態修復費用2.7萬余元。
以辦理這起武漢市首例非法捕撈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為起點,李琳與同事又辦理了同類案件10件,累計督促被告人購買成魚約230公斤、魚苗20萬余尾向長江增殖放流!2018年以來,發現破壞長江流域生態資源案件線索58件,辦理48件!狈_李琳的工作備忘錄,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立足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助力“長江大保護”的足跡:推動單位與長江航運公安局武漢分局召開聯席會議,確定將線索發現移送提前至公安機關立案階段;先后與長江水產研究所、長江航道規劃設計研究院建立起評估長期合作機制;作為全市檢察機關“長江非法采砂”公益訴訟專項監督工作組成員,深入分析發案原因,查找監管漏洞,梳理各類案件線索20余條,經上級院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職能部門依法履職,進一步完善巡查體制、執法行為……
說起長江,李琳的眼中滿是光芒:“唯愿一江清水綿延后世,‘母親河’永遠富饒、靈秀、鮮活!
守護“唯益”品牌茁壯成長
2019年,李琳正式成為江漢區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組負責人。
在領導支持下,李琳和同事通過訴前程序辦理了一批有成效的公益訴訟案件:督促清除處理違法堆放的各類生活垃圾、固體廢物7400余噸;針對某小區經常性爆管停水問題,多次與相關單位溝通,督促及時整改泵房設施,徹底解決困擾該小區1000多戶居民的“二次供水”問題;針對工地存在的非道路機械設備未進行備案登記及未安裝環保標牌的情形,制發檢察建議,以點帶面推動轄區非道路移動機械尾氣污染問題全方位治理;采用立案磋商模式辦理武漢市首例涉疫情防控公益訴訟案件,推動相關單位依法規范處置醫療廢物。
隨著團隊先后獲評武漢市“百佳政法示范點”和“巾幗文明崗”,李琳漸漸萌生出打造富有江漢特色的公益訴訟檢察品牌的想法!皠摻▽儆谖覀冏约旱钠放,既是依托,更是寄托!
上下同欲者勝。李琳的想法慢慢成為團隊共同的愿景!啊ㄒ妗N含著我們的職業理想,更包含三重創建‘宣言’,一是‘為益’,一切以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為歸屬;二是‘唯一’,成長為全國頂尖辦案團隊之目標;三是‘為伊’,衣帶漸寬終不悔、全心投入無悔付出之決心!逼放苿摻ㄍ七M會上,李琳自信滿滿地表示,隨著公益訴訟檢察事業整體發展壯大,初生的“唯益”定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