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洪波(中)和同事們在阿木古郎河檢測水質
走進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興安盟分院,總能看到一個高大的身影在伏案疾書,他如炬的雙眼仿佛要把紙背看穿,不放過一絲問題。他就是該院第六檢察部主任崔洪波。從事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兩年多來,他先后被評為全區檢察機關調研骨干人才、全區優秀辦案檢察官、全區檢察機關先進個人等。
崔洪波常說:“公益訴訟檢察官辦案不僅要有坐住板凳、鉆研學習的定力,還要有走出去、推動案件進展的行動力。沉下心、邁開步,才能在檢察公益訴訟路上有所作為!”正是這種對待工作嚴謹認真、對待難題勇往直前的態度,讓他在短短3年內填補了興安盟地區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空白,讓公益訴訟檢察真正成為興安嶺上的“保護盾”!
“白紙作畫”,繪就公益訴訟發展藍本
2019年9月,興安盟檢察分院進行內設機構改革,崔洪波從民事行政檢察部門調到第六檢察部,成為興安盟地區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帶頭人。那時,興安盟檢察分院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還是一片空白。
如何“在白紙上作畫”?不僅需要深厚的專業功底,更需要行政機關的理解配合、社會公眾的廣泛認知。為了盡快熟悉工作,崔洪波這個從檢已有10余年的“老檢察”,把自己擺在了“新兵”的位置,抓住一切時間鉆研公益訴訟相關知識。他還帶領同事們走遍了興安盟20多家行政單位,一一向其闡釋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理念,爭取到工作“同盟”。
為了讓工作深入開展,擁有一套完善的線索發現機制,崔洪波又帶領同事進行“單點突破”,與興安盟生態環境局、食藥監局等相關單位進行聯絡,努力與他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兼容促進關系。經過一番用心“描繪”,興安盟檢察分院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有了前行的“藍本”。
“逢山開路”,鑿通案件辦理難點
2020年12月,崔洪波受理一起特殊的案子。幾個非法狩獵人到興安盟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對國家“三有”保護動物蒙古百靈鳥進行大肆捕殺?粗掌续B兒血淋淋的樣子,崔洪波心頭一緊。在當事人被刑事處罰后,崔洪波帶領團隊,向興安盟中級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要求被告依法連帶賠償生態資源損失費,同時在市級以上媒體公開賠禮道歉。這一做法讓更多“有歹心的人”放下了“蠢蠢欲動”的念頭。
案件雖然告一段落,可崔洪波覺得“有什么東西在胸口堵著,不通開就壓著一口氣”。原來,該案的生態資源損害賠償金雖然上繳到位了,但沒有發揮出真正的修復作用。
“遇到困難就鑿通!辦案絕不能一訴了之!苯涍^苦思冥想,崔洪波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用委托替代性修復行不行?”他梳理出一份完整的“委托替代性修復”流程,主動對接野生動植物保護部門,共同確定“由行業專業部門實施替代性修復”的思路,同時與興安盟林業和草原局、內蒙古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及當事人共同簽訂了《委托替代性修復協議》,約定受委托方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將1.6萬元生態資源損害賠償金專項用于蒙古百靈鳥(也包括其他鳥類及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他的提議得到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認可。最后,這筆生態資源損害賠償金發揮了作用,恢復蒙古百靈鳥生境面積50畝。
“把脈定向”,根除生態環境污染頑疾
崔洪波不僅注重發現公益訴訟檢察領域出現的新問題,也能沉下心來研究解決那些陳年痼疾。
興安盟某市,3個鎮區分別建有3家供暖企業。由于環保設施落后、技改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原因,供暖企業長期存在超標排放、污染大氣的問題。2018年以來,3家供暖企業多次被環保部門處罰,但始終不見整改成效。供暖企業長期超標排放直接影響到當地空氣環境質量,環保設施不達標還間接影響供熱效果。
對這一情況,崔洪波“不信這‘老毛病’沒有治療的辦法”。他先是帶領團隊根據環保部門移送的公益訴訟線索開展立案調查,走訪了當地黨委、政府,了解到責任主體不明確、整改資金不足、整改技術有限等多個問題。
同事們談到這起案子都不禁皺眉,崔洪波就給大家打氣:“就算是一團亂麻也總有個線頭吧!咱們大伙兒就耐心捋一捋,總能解開這個‘結’!
經過耐心“診治”,2021年初崔洪波找到了“亂麻”中的“線頭”。他先是帶領團隊與環保部門溝通,第一時間消化環保部門移送來的相關材料;再運用一體化辦案機制,成立兩級院聯合辦案組,邀請環保部門工作人員作為特邀檢察官助理參與聯合辦案。他采取與政府磋商的方式,邀請同級環保部門參加磋商,大家坐在一起,從行政執法監管角度提出要求,在治理技術標準方面給予指導,為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專業技術支撐。這樣一來,主體責任落實了,技術難題也解決了。
磋商會后,崔洪波又及時跟進整改,最終推動形成了市政府定期回復履職情況,環保部門進行調查評估、核查供暖企業排放是否達標的反饋機制!斑@樣的情況絕不能再出現了!”當別人都以為這案子就此告一段落時,崔洪波卻再次邁開步子,多次跑到環保、住建等行政部門進行溝通,只為形成一份切實可行的持續鞏固治理成果的建議。最終,市委、市政府將大氣污染治理納入長期治理規劃。困擾該地區多年的大氣污染頑疾終于得以根除。
“凱歌前行”,不負使命與重托
提起崔洪波,人們總會說他:“長得人高馬大,工作卻心細如塵,不容半點沙子!痹趯Ω骰鶎釉荷蠄蟀讣M行審查、報批時,他嚴格把關,從證據審查、訴求提出、法律適用到文書制作是否規范、法條引用是否準確等進行全方位細審。經他層報的30余個案件,全部得到了上級院的批復肯定。
遇到案情復雜、難以辦理的案件時,崔洪波總是想辦法給團隊人員解壓,主動指揮、參與案件辦理。無論是制發檢察建議還是督促整改,只要有難題,他都會第一時間與辦案人員一道分析案情,定期會商,推動案件辦理。兩年多來,從制度建設到辦案實踐,他深入推動專業化監督+恢復性司法+社會化治理的“三位一體”興安盟生態檢察模式;推動全盟實施特邀檢察官助理制度,為公益訴訟辦案提供專業智慧;在全區率先推動建立“林(草)長+檢察長”公益訴訟協作機制、“火焰藍+檢察藍”消防領域公益保護協作機制、“檢察公益郵路”檢郵協作機制;推動單位與吉林省白城地區檢察院建立“跨區域草原、河流司法保護協作機制”。
在崔洪波的帶領下,興安盟檢察分院辦理的2件公益訴訟案件被最高檢評為典型案例,10余件公益訴訟案件被評為全區典型案例。
“檢察公益訴訟——心頭的使命、肩頭的擔當!边@是崔洪波寫在辦案筆記上的話。他說:“多年以后,人們或許不會記得檢察公益訴訟的辦案檢察官,但一定會贊嘆綠水青山、晴空朗日的美好。這就是我們奮斗的意義!
。ū緢笥浾呱蜢o芳 通訊員佟美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