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瑩(右)運用專業軟件對醫學影像片進行分析比對。

李瑩在該院公益訴訟快檢室進行水質快速檢測。
從檢10年間,李瑩先后辦理法醫案件近千件,指導他人辦案4000余件,交出了江西省檢察機關年辦案量第一的成績單。李瑩也因此被稱為江西檢察版“法醫秦明”。
初入檢察隊伍,李瑩便承擔起法醫現場勘查、檢驗鑒定等工作。在工作中,李瑩努力還原案件真相。在鑒定一起故意殺人案證據材料時,她對致傷工具能否形成死者體表損傷存疑,經認真查看尸檢照片、細心比對損傷形態,發現死者多處頭皮創口呈“創緣不齊、創角鈍,有擦傷”狀,而原鑒定書中的鑒定意見卻為“致傷工具為易于揮動、刃口較長的鐵質銳器”。她主動與原鑒定機構聯系,引導辦案人員再次進行勘查、訊問,最終起獲作案工具,避免了因錯誤認定作案工具而釀成錯案。
“瑩姐,有個傷情鑒定向您請教……”每次向李瑩咨詢技術問題、討論案情時,同事總能感受到她對檢察法醫職業發自內心的熱愛。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后,李瑩結合案件特性,輔助檢察官列好涉案專業技術問題詢問提綱,補強關鍵證據。在協助辦理一起涉黑案時,李瑩發現案件材料中缺失死亡方式論述說明這一關鍵證據,隨即建議辦案檢察官就“機械性窒息暴力作用方式”再次詢問原鑒定人,鎖牢證據鏈,該筆錄成為公訴人在法庭上反擊被告人翻供的有力證據。
某服刑人員死亡后,家屬不相信監控視頻中死者曾用后腦猛烈撞擊鐵床架的事實。李瑩在尸檢前接待死者家屬,認真傾聽訴求、耐心答疑解惑,并邀請其共同見證解剖過程。最終,死者家屬接受了鑒定意見。
光陰流轉,李瑩已從一名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成長為優秀法醫,不變的是,她對正義的堅守、對真相的追尋。她深知用刀和筆寫下的不僅是一張張法醫鑒定書,更是維護公平正義的莊嚴承諾。